结合“两会”,学习华师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政行学院学生党支部联合学院退休教工党支部举行座谈会

华南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处)、人民武装部/学院风采2019-03-29 14:14:46来源:华南师范大学评论:0点击:收藏本文

    2019年华师第十五次党代会在春风呼唤、春雨润物时节开幕,闭幕后又迎来全国“两会”在阳春三月隆重召开。

3月23日上午,学生党支部党员、部分入党积极分子和学院退休教工党支部老党员欢聚一堂,举行学习“两会”和华师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座谈会,会议由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郑维铭和学院辅导员江峰共同主持。

3.jpg

会议首先由退休教工党支部新当选支委冼德庆发言。冼老师重点介绍了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农业板块关于乡村振兴的55条新政策,谈了自己对“没有农村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现代化”的体悟。接着,刚参加华师第15次党代会的代表郑维铭传达了党代会的基本精神,重点介绍了华南师大今后五年、建校一百周年以及到2050年的“一个目标”、“三大建设”和“三大转变”的重大举措。

2.jpg

 与会老党员、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听完传达和介绍后纷纷举手请求发言。政行专业17级本科冯俊铭同学是入党积极分子,会前已做好充分的发言准备,将自己的学习体会打印成发言稿。他说全国第十三次人大会议和华师第十五次党代会都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震撼并从中得到很多启发。反复阅读总理政府工作报告,觉得总理总结成绩以翔实数据为依据,令人信服;讲存在问题直言不讳,勇于担当。作为一个入党积极分子,既为祖国建设的巨大成就欢欣鼓舞,又感到肩上责任重大。自己来自农村,对报告中涉农板块特别关注。暑假回到家乡,对精准扶贫有很深的感受。看到扶贫举措逐项落实到位,例如村里已修建了篮球场等文体设施,农村美,农民富的前景正逐渐显现在眼前。另外,学习了学校朱书记在华师十五次党代会的报告,令人振奋。作为华师学子,深感生逢其时,华师的宏伟目标正是我们难得的机遇,自己一定要沉下心来,刻苦学习,学以致用,为在不久的将来投身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4.jpg

老党员、原政法系副系主任陈国强在其任内主抓教学工作,对学习政府工作报告中教育板块的内容自有其深刻的体悟。他认为,习主席早在十八大前后就对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改革有多方面的论述。最近,就在全国“两会”闭幕不久的3月18日,又亲自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思想政治课建设指明了方向,对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出殷切期望。自己对习主席的讲话感到很亲切,就好像讲我们华师思政专业或政治系的事情一样。他深入谈了四点体会:第一,凡是中央重视思想政治课教育的年代,我们系就会出现兴旺景象,否则就进入低谷。在思想政治教育不受重视的那些年,我们系招生很不景气,困难重重,总是要延期并耐心等待才能完成招生任务。当思想政治教育受到重视了,我们系的专业就成了热门,生源充足,学生素质一流。毕业生供不应求,地方以至省市、中央大机关大单位都抢着要。很多学生都学有所成,担当重任。第二,在座同学几年后即将毕业,随着相关制度和政策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大环境、大气候利好,施展拳脚、大有作为,正当其时。希望大家在校期间刻苦学习,做好准备。第三,创新要有新思路。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对人,而立德对人,关键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课。思政课是铸造灵魂的课程,这是对思政课的新认识。强调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以及亲和力,还有八个“相统一”等,这些都是提高思政课质量的新思路。八个“相统一”难度很大,还需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第四,对思政课教师队伍要求更高了,要做到六个方面: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把对思政课教师的要求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最后,陈老师以自己当年在北大进修时聆听冯友兰、朱伯昆、张世英、朱德生等名师课程的切身感受,建议同学们打开思路,多听一些文史哲等方面的优秀课程,扩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以便将来为祖国繁荣富强做出更大贡献。

6.jpg

老党员、中学《政治生活》教材主编吴少荣教授就思想政治教育课“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谈了自己的看法。立什么样的“德”,第一,做人,责任心比能力更重要。做人要有担当,有责任心,这样才能攻坚克难,知难不退。第二,做人要有敬畏之心。敬畏自然,才能持续发展。敬畏知识,才能不敢妄自尊大。现代学科门类繁多,在海量信息面前,岂能狂妄无知?第三,做人要有自我反省、自我教育。德之立有外因和内因,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要正确对待外因和内因的关系。第四,做人应学会感恩。

5.jpg

    参加华师党代会的学生代表:15级学生党支部白蔡欣、17级政治学研究生黄颖,入党积极分子17级思教樊鋆芊和吴岭娜以及老党员余汉熙、李晓芳、陈甫金等多位老师先后发言,畅谈各自的学习心得。最后郑维铭做了小结,强调新老党员联合举行座谈,互相交流学习心得,也是一种“双赢”的学习模式,在政行学院已形成风气,值得坚持并进一步完善。老党员阅历丰富,发言有历史感,多为经验之谈,足资借鉴。新党员富有创新精神,反应敏锐,勇于进取。共同学习可以取长补短,增进效益。新党员通过学习获得更多的体悟,扩大成长空间。老党员可以从中吸取新鲜养分,增强活力,永葆朝气。

1.jpg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