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关工委员秦兆年和刘达莲夫妇家庭被表彰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
华南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处)、人民武装部/学工动态2010-09-15 09:26:00来源:华南师范大学评论:0点击:收藏本文
2010年8月30日下午,天河区委常委、精神文明办主任、宣传部部长黄彪、天河区妇联主席庞红瑶及副主席肖琰、石牌街道党工委书记罗富国、街道办副主任陈云娟和华南师范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蔡乃忠、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莉、华师校工会陈海静科长等一行10多人,专程到华南师大教职工宿舍,送来秦兆年和刘达莲夫妇家庭被表彰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的奖牌(广州市只有两户家庭获此殊荣)。全体人员现场参观了住房:客厅是“光动媒”新技术的展示厅;饭厅是培训师生掌握光动媒新技术的会议厅;书房成为“光动媒”新技术研究室和教材制作间;还有一间是书画室;楼下层的储物间是导学式立体化教材的展示室及老中青志愿者服务队储物间,琳琅满屋,令观看者十分感动。
这个奖项是在第17个“国际家庭日”(2010年5月15日),由中宣部、民政部、广电部、国家教委、公安部、司法部、文化部、卫生部、国家计生委、国家体委、国家环保总局、解放军总政治部、中直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等18个部委联合发出表彰1000个全国五好文明家庭。 “五好文明家庭”活动是在全国3.74亿个家庭中开展的以“爱国守法,热心公益好;学习进取,爱岗敬业好;男女平等,尊老爱幼好;移风易俗,少生优育好;勤俭持家,保护环境好”为内容的家庭文明创建活动。
秦兆年和刘达莲夫妇退休后坚持15年做关心下一代工作、坚持做志愿者(义工)服务,做出了突出贡献。2005年夫妻“科教支农、智力扶贫”10年的先进事迹,入选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团3名成员(“抗击非典”英雄钟南山院士、“烈士英模”冯尚益和秦兆年夫妇),讲题是:“共产党员永远没有退休的那一天”,先后在省地市县报告30多场次。之后秦兆年夫妇又荣获广东省关工委老少共建工作团特别贡献奖、天河区文明家庭、模范科普家庭、华师文明家庭和全国科普优秀论文、特殊教育论文奖。2010年8月24-26日在全球华人探究学习创新应用大会上荣获三个奖项(优秀论文、作品二等奖和三等奖)。秦兆年个人还荣获省创建精神文明活动积极分子、优秀老科技工作者、广州十佳科普志愿者、义工之星、十大杰出志愿者称号。
二位老师退休后的15年里指导大学生课外科研项目达30余项,参与科研师生达百余人,创新光动媒新技术的专利技术无偿传授给未就业的吴庆文等四名2008年毕业的大学生,成立了[社会企业]---“光动媒”特色教育资源开发睿风科技,该企业宗旨是生产、教学、科研、经销、服务、培训、公益一条龙,2009年入驻“中国大学生创业园海珠园区孵化基地”,广东省科技厅资助大学生自主创业基金15万元。由于该项目有特色,不仅可在国内普及推广,还可推向海外,2010年3月11日应邀入驻“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并资助大学生自主创业基金30万元。2010年8月1日秦兆年应聘担任第16届亚运会城市志愿者新生活驿站三名智库成员之一,他们指导大学生创新编制国内首创的迎亚运、低碳行,《节能减排》从点滴做起的动画图册、益智动画拼图和动漫软件,以“十佳项目”入选亚运会科普公益活动项目。2010年8月4日在亚运会倒计时100天中央电视台在晚间《新闻联播》节目中报道了专访秦兆年的片段。
为了实现资源共享,网络育人和宣扬他们的事迹和成果,引导青少年学会怎样生活?怎样成长、成才?怎样做人?华南师范大学专门设立“专家学者库模版”秦兆年资料库,网页共分为八个栏目:(1)时代先锋夕阳更红;(2)科教战线常青树;(3)自学成才的电教专家;(4)青年师生的良师益友;(5)农民知己扶贫教授;(6)50年如一日的老雷锋;(7)老年夫妻乐奉献,献完花甲献古稀;(8)笑对人生的幸福老人。网址:http//lib.scnu.edu.cn/qinzaonian/。main.asp
1995至2010年的15年里,报刊、电视台对团队和夫妇二人的事迹做了130多次报道,《广西教育报》以“教研不忘国情---访电教专家秦兆年教授”为题、《广州老园丁》以“退休教师的楷模——秦兆年”为题、《老人天地》以“做电化教育事业的铺路石” 为题、《南方日报》以“全省340万党员的楷模---为民尽责彰显党员先进性”为题、《羊城晚报》以“科教支农带出专家下乡团” 为题、《南方月刊》以“科教战线常青松” 为题、《今日科苑》以“捧着一颗心来---记广东省老科联副会长秦兆年” 为题、《南方月刊》以“老科研”退休没有时间表为题、《志愿者》杂志以“志愿者常青树---秦兆年”为题做了报道。
到贫困地区支教是非常辛苦的,不仅旅途劳累,住处有时既无自来水,又无洗手间,窗户是塑料薄膜加木条,夜间要打着手电到50米外的小山坡下如厕。没有餐厅就在当地老师家里搭伙。有两次在扶贫途中,由于过度劳累,刘达莲突然生病,立即用车送往医院抡救,病稍好,她又投入扶贫服务,令被帮扶单位和群众十分感动。15年里收到锦旗、牌匾等10多件,上写:“科教扶贫,功炳千秋”、“教诲难忘,爱洒山区”、“创新的教学技术,无私的奉献精神”、“践行荣辱观的先行者,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等。
许多人见到二位老人(秦兆年76岁、刘达莲77岁)整天忙碌,好心地劝说:“你们退休后都奉献十多年了,该休息了!”他们谦虚地说:“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想一想和我们一起抗美援朝参军的战友,有的已牺牲在朝鲜战场几十年了;想一想有许多贫困地区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需要我们帮扶;近几年国家遭受地震、水灾、旱灾……,我们怎能拿着退休金在家里吃活养老呢?”表示要继续努力,做到生命不息,奉献不止。
华南师大教信学院关工小组、老中青志愿者服务队和科研组 供稿